永東法師《佛教的養生觀》鼓勵信眾行三好
1月29日,佛光大學宗教學所專任教授永東法師蒞臨南天講堂,為參加新春禮千佛法會的180多位信眾,佛學講座《佛教的養生觀》。對於養生,許多人往往拘泥於如何飲食、如何生活,忽略了負面心理情緒及言行對身心的傷害。永東法師指出,唯有先消解內心的煩惱,然後進一步保健身體,才能真正達到身心的健康與安樂。
養生不是佛教的終極目的,但佛教的修行理念及方法,確實為修行者帶來了養生的效果。其實,慈悲為懷、善待一切眾生,正是佛教養生的基礎。佛教養生觀主張從‘修心’開始,融合中醫養生的精華,提供了一套與修行密切關聯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佛教的“八正道”、“六度”對修行者無論在生理、心理上都有正面的作用。舉例六度之一的佈施,會在佈施者心裡產生良性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個人性格便趨向樂觀開朗、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