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寺暨各道場同步參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

 

佛光山南天寺、佛光山南天講堂、佛光山北雪梨佛光緣、佛光山南雪梨佛光緣2月24日與全球同步,上線參加「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圓寂周年紀念日追思典禮」。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在大雄寶殿偕同社區居民、訪客、護法信徒、南天寺員義工等出席;南天講堂住持覺善法師、北雪梨佛光緣監寺覺觀法師、南雪梨佛光緣監寺有法法師帶領護法信徒等在道場上線,依追思典禮程序,一起緬懷星雲大師為教奉獻的悲願,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精神。

 
圖片
 
圖片
 
圖片
 

「到澳洲辦教育,辦大學是好事,好事就要做,」滿可法師回顧星雲大師一生時刻都在弘法度眾生;大師留下很多一筆字墨寶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是希望鼓勵立志讀書的莘莘學子,能夠就讀南天大學,為社會培育英才。

 

「有佛法,就有辦法,」滿可法師語重心長指出,大師的信念對自己日後的弘法度眾及日常生活具深遠的影響力;面對困難,總是堅持以佛法來圓滿解決問題;滿可法師對大師從12歲出家至97歲圓寂的為教不懈弘法精神,表達了深深的緬懷與敬意,並感謝參與追思會大眾,祝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吉祥,福慧增長。

 
圖片
 
圖片
 

來自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TAFE NSW) 教育學院的天主教教師Jerry Allan,出席星雲大師圓寂週年追思法會,對星雲大師的弘法利生深表感動,儘管他信仰天主教,但仍然深受大師對不同信仰的尊重與包容所啟發;Jerry Allan 認為,追思會充滿鼓舞人心的力量,更彰顯了星雲大師對所有信仰的包容,並強調,大師的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均能夠改善社會及家庭;希望將出席追思會的感悟回饋傳達給更多人,並將這份跨宗教的共鳴與和諧帶入社會每個角落。

 
圖片
 

南天寺的義工Benny Yeung和Carina Ma參加了追思典禮後深受感動。Benny表示,在一段追思會播放的影片特別讓他感受到大師一筆字對人生困難帶來的啟發和幫助,並提到之前有抽取大師的法語「結緣總比結怨好」,不斷自我提醒在生活和工作中,與人和諧相處比起怨恨更為重要。Carina則被大師名字的深意所感動,「星雲」在宇宙中微不足道,卻能以其光和熱點亮星空,正如大師在全球的影響力;Carina感謝大師提供了一個廣結善緣的平台,希望繼續在這個平台上發揮能力,幫助他人。Benny Yeung和Carina Ma均一致認為,星雲大師對佛教和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特別是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具深遠的影響力。

 
圖片
 

雪梨協會督導長鄧陳淑華表示因為星雲大師在海外建道場,安頓無數移民們的身心,又創立了中華學校讓移民子弟得以透過學習中文進而認識中華文化,所以南天中華學校學生也前往向星雲大師獻燈,獻上抄寫的四句偈,表達對大師的感謝之意。

 
圖片
 

北一分會會員羅若透過佛堂的義工們以歡喜態度來服務大眾,感受到需要將大師倡導的「三好」應用在生活上,提升生活的品質;羅若敬佩大師弘法度眾的悲願,接引十方信眾親近佛法;並表示能夠依止星雲大師是很幸福的事情,能夠讓生命發揮光和熱。

 
圖片
 

廖德培回顧在佛光會發展會務的歷程,感到很榮幸能夠有機會親近大師及在佛光會國際平台與全球佛光人接軌,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和意義;廖德培回想大師贈送2句法語 – 「舉重若輕」與「事忙心不忙」,經過多年的體悟和印證,才深切了解,在生活上追求「無」才能夠解脫自在。

 

廖德培非常佩服大師的心量,並表示,心量大才能有大成就;大師用廣大的心胸和氣度來建立南天寺,今天才能廣納十方信眾,才能成為臥龍崗市的地標;並指出,大師的同理心及不捨每一個眾生的大願心,才能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圖片
 

「追思會儀式簡單,但非常震撼,」雪梨協會督導黃勁鋒從與會大眾臉上流露出大師依依不捨的心情及貴賓們的致詞,感受到大師的言教與身教已融入大家心中,希望能夠盡己綿力,幫忙大師留下的工作,完成大師的心願,為教爭光,為己爭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