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家就可以獲得念佛的功德資糧 ~星雲大師
朝山 獻燈 敲鐘 祈福迎新年2019

星雲大師現代詮釋--朝 山
古德有謂:「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朝山是增福滅罪最好的修持法門。
朝,有拜的意思。山,需要我們禮拜嗎?山不要我們禮拜,朝山的「山」,是指名山古剎,我們來朝禮、朝拜,如朝拜佛陀的聖蹟、朝拜四大名山。朝拜,也從這一路的禮拜,「朝」向自己的真心本性,也有到達的意思。例如,「朝」普陀山,就是我「到」普陀山,到了聖地之後,自然就會禮拜,也會心生恭敬。
自古以來,朝山拜佛一直是維護信徒虔誠信仰的一種活動,也是一種修行、一種運動。
早在中國西漢時期,就有虔誠的佛教徒以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四大名山,向佛菩薩懺除罪業或還願。
佛光山於一九六七年開山不久,即開始舉辦朝山修持活動,直到現在近五十年,經年累月都有人來朝山,甚至連神明都來朝山。
朝山,一般是從山下三步一拜,一路拜到山上。最初離佛好遠,但一步一步拜得與佛愈來愈接近,拜到最後,身心都會有超越的感覺。
朝山是從凡夫拜成聖者,當一拜一拜的拜到佛前,就會感到自己與佛心融合在一起,心靈也跟著清淨、自在、解脫。
朝山是從娑婆拜到淨土,從污穢拜到清淨,由身體的健康拜到心靈的健康。邪知邪見者因為朝山,可以拜出正知正見;愚癡者,可以拜出聰明智慧;心量小者,可以拜出寬大包容。
與佛接心
與佛菩薩交流
朝山禮拜雖然是「拜」在地上,但也可以拜出我們心地的光明、清淨、信心、謙虛、包容、慈悲、智慧、歡喜、感動,而人格的尊嚴,是從禮拜中更加昇華;「禮拜」更是與佛菩薩交流往來,與佛接心最好的方式。
所以我在開示時,告訴信眾朝山拜佛的意義在於:從山下拜到山上,愈拜愈高,如同步步高升;從山外拜到殿內,表示平時除了注重心外,也要注重心內;從一人拜到萬人,表示愈聚愈多,愈多愈有;從貢高我慢拜到恭敬,愈恭敬愈有佛法,愈有佛法,就會愈快樂。
一步一步的禮拜,就像是到電信局打電話給佛祖,與佛談話接心。一步一步的禮拜,就像是收訊的收音機,在接收佛菩薩的音訊消息;一步一步的禮拜,方寸間的心藉此昇華如大海虛空,使人格更高超、心量更寬闊;一步一步的禮拜,朝山功德都已存入大家心中的功德簿上。
當然,朝山也不一定只是跪拜而已,你到寺院叢林來,一個合掌、一個問訊、一獻花、一拈香,都能為心中帶來寧靜清涼,這也是朝山的意義功德。
透過朝山,拜出佛的意義、慈悲、莊嚴與智慧,並且把內心的佛性拜出來,自然就能夠與佛感應道交了!
朝山提問
問:佛教徒在一生的信仰生活裡,都很喜歡朝山,為什麼要朝山呢?
答:在僧事裡,出家人必須把「朝山」看得很重要,因為要為佛祖與信徒之間搭一座橋梁。現在信徒要來朝山,與佛祖接觸,我們這座橋梁搭得好,就能讓佛的慈悲增長信徒的信心。信徒到寺廟道場朝山,就如同定期要去探望父母、長輩、親人一般,信徒到了某一個時期,也要去朝拜、會見他所信仰的佛菩薩,要與他交流、向他請示,他們可以從中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與信心。
朝山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可以廣結善緣、折服我慢;又有所謂「禮佛一拜,福增無量」的意義,可以消除業障,獲得內心的自在清涼,朝山對信仰生活很重要。
問:朝山對一個人的身心乃至信仰,會有什麼幫助嗎?
答:朝山者對佛菩薩的慈悲、道德、光明,會有一個目標:「我要朝向那個地方去。」「我要取得菩薩的加持。」「佛菩薩的慈悲、光明照耀人間,我想頂戴奉行。」如此與諸佛菩薩相應、會合,經過一次的朝山以後,等於身心洗滌了一次,而能得到清淨、罪業消除。這對於我們人生的發展、上進,具有正面意義。
問:佛光山的朝山巡禮,在整體規畫上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答:我建設佛光山時,除了大雄寶殿,還仿照中國四大名山來建設殿堂。這裡有普陀山的南海觀音菩薩,就是「大悲殿」;也有五台山的大智文殊菩薩,即「大智殿」;還有峨嵋山普賢菩薩的「普賢殿」;九華山地藏王菩薩的「地藏殿」。因此,到佛光山朝禮各大殿堂,等於朝禮中國的四大名山。
早期佛光山的大殿名為「萬佛殿」,因為供奉的佛很多,殿堂內外寬廣,即使上萬人來禮拜都能容納,所以我們大殿外的廣場,經常擠滿朝山的信眾。
到佛光山朝山,從山下拜上來大約要一、兩個小時,慢慢往上提升;有時候從外面往裡面拜,一直拜到佛殿,見到萬德莊嚴、光明輝煌的佛像,等於從黑暗拜到光明。朝山禮拜後,整個人的身心就如脫胎換骨一般。藉由朝山禮佛,我們能夠與佛相應、與佛接心、印心,其意義價值是無限的。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傳統之說
指佛教徒至名山大寺,向佛菩薩進香,以懺除業障或還願之朝禮行為。此俗興於西漢。此外,修行者為表求道之虔誠,常以三步一拜的跪拜方式朝禮聖蹟,故亦稱拜山。
(摘自《佛光電子大辭典》第四版)
社教修持       |
服務項目       |
澳紐道場       |
佛學教育       |
佛光社區       |
功德捐助       |
||
課程表 | 道場參訪 | 雪梨南天講堂 | 佛教經典 | 南天義工 | 光明燈 | ||
修道會 | 佛化婚禮 | 南雪梨佛光緣 | 佛教音像 | 佛光青年團 | 慈善捐款 | ||
周末禅修 | 會議服務 | 北雪梨佛光緣 | 佛学知識 | 雪梨佛光協會 | |||
一日禪修 | 塔位牌位 | 佛光山中天寺 | 在線抄經 | ||||
餐飲住宿 | 墨爾本佛光山 | ||||||
家庭普照 | 西澳道場 | ||||||
紐西蘭佛光山 | |||||||
Copyright©1995-2025 Fo Guang Shan Nan Tien Templ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天寺 www.nantien.org.au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61 (2) 4272 0600 地址:180 Berkeley Road, Berkeley, NSW 2506, Australia
郵箱:PO Box 1336,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