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

人們觀賞中國古代建築,不論是宮殿、殿堂、寺廟還是廳堂,感到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們的屋頂部份。屋頂的體量大,占據著整座房屋相當大的部份,屋頂的面是彎曲的,四個角是向上翹起的,屋頂上還有各式各樣的裝飾。 

南天寺的主體建築採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風格,其中大雄寶殿是以重檐廡殿式的屋頂,大悲殿是重檐歇山式,其它則是歇山式,代表著不同的等級制度。黃色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專用色彩。 

屋頂除了曲面、曲線的造型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上面附有許多裝飾。屋脊本身被各種線腳美化著,正面屋脊的兩端有鴟吻(正吻),四條斜方向屋脊的前面有一系列的小獸。 

鴟吻的形象是豐富多彩,有的像一條普通的魚,也有的像一條龍。《漢記》中記載,海中有一種尾巴長的像鴟的魚,它有激浪降雨的本領,把這種形象的魚安放在屋脊上可以避免火災,這是當時社會所提出來的防火辦法。到後期鴟身的形象逐漸發展成龍的樣子,因為龍在中華民族是統一的圖騰形象,在人們心目中,龍具有莫大的神力,龍在天上,又在水中,它能呼風喚雨,卻災滅禍,所以龍的形象代替鴟是很自然的事。 

屋脊走獸是從釘帽發展而來的,成為屋脊頂端上的裝飾。走獸的形象用得最多的當然是神龍,但後來走獸發展成不只一個了,兩個、三個、五個、七個乃至九個,依建築的重要性而裝置。例如南天寺的大雄寶殿共有九個走獸,它們是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甲魚、獬豸、鬥牛。 

龍既是民族的圖騰標記,自漢高祖以後又成了皇帝的象徵;鳳既意喻著富貴美麗又成了皇后的象徵;獬豸頭上有一角,它能辨別人間的是非曲直,凡二人相鬥,能以其角頂觸不正直者,所以古代常將它的形象繡在法官的衣冠上,以表示執法公正。狻猊也是獅子的名字,獅乃獸中之王,性勇猛;天馬、海馬、鬥牛都屬駿馬、壯牛;甲魚即鱉,為長壽動物;古時用這些獸類形象排列在屋脊之上,自然是取它們所象徵的神威、勇猛、富貴、長壽、吉祥等等的意義。在這些小獸前面還加了一位騎著小獸的仙人作為領隊,稱為「仙人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