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家就可以獲得念佛的功德資糧 ~星雲大師
香板\警策
禪堂中形如寶劍的木板稱作「香板」,是用來維繫秩序和規矩的。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家靠法律來治理而宗教則靠道德的力量來規範個人的思想與行為。在僧團中,如果有人違犯了戒律就會被責以香板。
香板的使用源於清朝。相傳清朝的雍正皇帝對於玉琳國師十分地尊敬景仰,遺憾的是國師早已圓寂,於是雍正皇帝下詔在全國尋訪玉琳國師的弟子。當時有一個癩痢頭的和尚聲稱自己是玉琳國師的弟子,於是他被送到京城面見皇帝。雍正皇帝見到這個和尚外表骯髒邋遢,言語中也不像有著和尚的道行,認為他是冒充的,於是下令將這個和尚關進一間幽室,並在門口懸掛一把寶劍,聲稱如果這個和尚在七天內不能開悟就要砍下他的腦袋。
七天很快就過去了,和尚並沒有開悟。他請求再寬限七天,皇帝答應了。又是六天過去了,和尚仍然沒有開悟,侍衛嘲笑他道:「喂,和尚!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冒充國師的弟子。如果到明天晚上你還不能開悟,皇上就會命人用這把劍把你的腦袋砍下來了!」
那和尚在這生死的重要關頭突然間靈光一現開悟了,於是他大叫到:「把劍拿來,讓我去砍掉雍正的腦袋。那侍衛聽到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大驚失色,連忙去通報皇上。雍正皇帝聽到侍衛的報告,知道和尚已開悟,大喜,連忙去參拜,並待之以師禮。」
因為這癩痢頭的和尚在寶劍的逼迫下而證悟,因此後來出家人就用木頭製成寶劍的形狀,借此來警惕自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並激勵自己勇猛修行。
現代叢林中,香板依使用的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1.巡香香板:禪堂中用以警醒坐禪昏沉者的香板。
2.清規香板:用以懲誡犯戒違規者和那些用佛陀的名義為自己謀私利者的香板。
3.警策香板:用來警策修道人精進修行的香板。
總地來說,香板的作用是激勵我們把握當下,用功辦道,勇猛修行,在有限的生命中體證到無限的智慧。
社教修持       |
服務項目       |
澳紐道場       |
佛學教育       |
佛光社區       |
功德捐助       |
||
課程表 | 道場參訪 | 雪梨南天講堂 | 佛教經典 | 南天義工 | 光明燈 | ||
修道會 | 佛化婚禮 | 南雪梨佛光緣 | 佛教音像 | 佛光青年團 | 慈善捐款 | ||
周末禅修 | 會議服務 | 北雪梨佛光緣 | 佛学知識 | 雪梨佛光協會 | |||
一日禪修 | 塔位牌位 | 佛光山中天寺 | 在線抄經 | ||||
餐飲住宿 | 墨爾本佛光山 | ||||||
家庭普照 | 西澳道場 | ||||||
紐西蘭佛光山 | |||||||
Copyright©1995-2025 Fo Guang Shan Nan Tien Templ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天寺 www.nantien.org.au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61 (2) 4272 0600 地址:180 Berkeley Road, Berkeley, NSW 2506, Australia
郵箱:PO Box 1336,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