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榮 雪梨佛光幹部共築信仰之路

 
為深化人間佛教理念,凝聚佛光人向心力,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於6月29日下午日在佛光山南天講堂舉辦「2025年幹部講習會」,以「共生共榮」為主題,大洋洲副祕書長滿可法師、南天講堂住持覺善法師、世界理事李鴻藩、雪梨協會會長胡命安、檀講師廖德培、督導長鄧陳淑華,偕同雪梨各分會會長、幹部及會員近百人齊集一堂,共同探討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如何以信仰為根基,推動人間佛教的深耕與發展。
 
圖片
 
首先,大眾共同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立國際佛光會的弘願與行誼,重溫「佛教從山林走向社會」的歷史史進程,感念大師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將人間佛教落實於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
 
圖片
 
滿可法師專題開示「佛光幹部的使命:從共生共榮出發,走向身心靈健康之路」,切中當代社會所面臨的三大挑戰──情緒焦慮、環境危機與價值混淆,拋出思辨性提問:「我們要與什麼共生共榮?」並指出,答案在「信仰與行動」之中。
 
圖片
 
滿可法師進一步闡述,共生共榮不只是理念,而是現代人實現圓滿人生的關鍵路徑,並以「服務、環保、參與、信仰」為四大核心行動策略,鼓勵大眾透過服務,自我實踐與成長;投入環保,守護自己與下一代;主動參與佛光會多元活動,強化社會互動力;以信仰安定內心,維持希望。「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讓人在未知中看到未來、看到希望。」法師的深刻言語,在場引發熱烈共鳴。
 
圖片
 
隨後的座談分享環節中,多位資深佛光幹部現身說法,交流實務經驗與修行心得。廖德培鼓勵從「教育、共修、三好四給」等實踐中體證佛法;鄧陳淑華則強調「善巧接引青年」的重要策略;督導王盈瑩分享十年佛誕節總幹事經驗,深談「集體創作」的溝通藝術;西一分會會長談業勤則以親身見聞,讚歎佛光會是行菩薩道的最佳道場。
 
圖片
 
分組討論氣氛熱絡,與會者踴躍分享。四大主題涵蓋:第一組「發菩提心‧直下承擔」,副會長游瑞云娓娓道來從義工到幹部的成長歷程,見證「以願力超越自我」的修行真諦。第二組「佛力覺醒‧集體創作」,光明分會會長陳林彬以「有佛法就有辦法」的實務智慧作分享。第三組「佛教靠我‧捨我其誰」,理事阮愛嬋分享,每日堅持晨課,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從而堅持服務。第四組為英文組,探討「佛光會的性質與性格」,展現國際視野。
 
滿可法師總結,重點分享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演說「人間佛教傳燈萬方」,重申人間佛教核心在於弘揚如來一代時教,而星雲大師貫通古今、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教法,回應時代需求,在當今社會更顯其時代價值;殷切勉勵全體佛光人:「懷抱對星雲大師的感恩與傳承之心,承擔『佛教靠我』的使命。」並誠摯邀請大眾參與南天寺即將開課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專題講座,共同深入法義,持續推進人間佛教的弘化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