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紐總住持勉勵青年 行「慈悲喜捨」增長福慧
雪梨佛光青年第二分團1月11日於南天寺舉行「佛光青年生命成長營」,恭請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為近60位青年授課。總住持以「慈悲喜捨」為大家講授,指出有些人與生俱來歡喜的性格,他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事都很歡喜開心。如果沒有與生俱來這種歡喜的性格,也可以通過後天尋找有意義的事、證明自己的價值來培養。滿可法師表示,給人歡喜的價值不是用給予的量或物質價值來衡量,而是用歡喜心感染別人,讓他人感到快樂。在課堂播放一短小故事與青年分享,科學家分析快樂是一種腦波力,可以傳給別人。除了歡喜心外,還有一種叫捨心。捨心是捨去所有不好的東西,捨去執著、吝嗇、貪心、束縛心。
滿可法師表示,捨心在做的當下會產生一種無分別心,無論對方是否有錢,都會平等無分別的對待。捨心可以通過實踐、服務和付出來培養,對他人微笑,是捨去吝嗇心,和他人結好緣、善緣。為什麼人們需要慈悲心?通過科學家研究分析,只要長期存有慈悲、感恩和好心,就可以改變世界,正如星雲大師宣導的「三好、四給」,以這樣的方式可讓生活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