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家就可以獲得念佛的功德資糧 ~星雲大師
「南天健康日」實踐本土化 佛教節慶巧妙融入社區
![]() |
佛光山南天寺秉持「本土化」理念,10月23日特別舉辦「南天健康日(Nan Tien Wellness Day)」,響應「澳洲全國心理健康月(National Mental Health Month)」,結合藥師法會,宣導與提高國民的心理健康意識,更安排系列生活美學工作坊與修持項目,吸引社區大眾近700人次冒雨參加,弘法本土化又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
![]() |
佛教節慶融入社區
在疫情後,身心靈健康是每個人均關注的話題,適逢慶祝藥師如來聖誕,南天寺啟建「藥師法會」,結合「澳洲全國心理健康月」宗旨,超越宗教和種族,凝聚不同年齡和背景的社區大眾參加法會,提高並促進大眾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澳洲星雲大師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章程〉,為與會者說明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社會完全健康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覺舫法師進一步指出,健康是一種幸福的狀態,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潛力,能夠應對生活中的正常壓力,能夠富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為社區做出貢獻;覺舫法師並強調,以開放、互動、成長心態、自信心及感恩與服務等,能夠提升身心靈的健康。 |
![]() |
![]() |
以音樂弘揚佛法——梵唄療癒
「正念音樂工作坊」南天寺宗教教學老師暨悉尼大學教育學博士、中國二級心理諮詢師陶相伊教授說,東西方的不同音樂類型,正念在音樂治療中的運用,以及佛教梵唄的特殊療愈體驗。南天寺法務主任如儀法師介紹佛教法會、現場示範法器的敲打,並讓與會大眾一起練習唱誦〈六字大明咒〉。 |
認真了解法會流程與佛教梵唄、法器等信息後,250多位西方社區人士歡喜參加藥師法會。法會由佛光山南天寺監院覺寧法師帶領大眾誦經祝禱,秉持藥師如來十二誓願獻燈祈福,脫離疾病苦痛,身心康樂。雖然很多參與者不懂中文,也非佛教徒,卻絲毫不影響這些澳洲本土學員參與法會的熱誠。只見大家虔誠合掌、依序誦經、拜佛、繞佛和獻燈,用心感受藥師佛的慈悲與法會的莊嚴。 |
![]() |
![]() |
笑是最好的解藥
為讓大眾更快的融入藥師法會,健康日提供多項針對六根修持項目,讓與會大眾體驗修持六根,能夠去除煩惱,淨化身心。主辦方在法會前首先安排太極十八式、「正念音樂工作坊」以及「愛笑瑜伽工作坊」讓與會大眾先放鬆身心。學員們齊聚南天寺丹墀,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寺院的寧靜與祥和。 |
「愛笑瑜伽工作坊」主持人Benedicta Henry,強調笑是解除煩惱最好的解藥,引導學員們進行問候笑、集體笑、主題笑及沮喪笑,將煩惱、壓力、困難等想像成為生活中需要平衡的球,在空中拋起落下,消失在笑聲中。他讚歎人間佛教給人歡喜的利行,感謝南天寺為大眾精心安排如此充實有趣的一天。並祝願大眾都能笑口常開,身心愉悅。 |
來自新南威爾斯州不同城市的三姐妹Belinda Fagan, Samantha 與 Natalia,因參加健康日都相約相聚在南天寺,一致認為參加「愛笑瑜伽」是最大收穫,將不快樂的感受變成愉悅心情。 |
![]() |
![]() |
禪意融入生活美學
健康日安排系列的生活美學工作坊,包括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指導的「正念迷你禪園」,透過利用沙子、石子、竹子、苔蘚、拱橋等建造一個微型的迷你禪園,在過程中鼓勵學員們在專注中感受呼吸,加強正念禪修的定力,學習了解人生是需要有取有捨。 |
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督導翁許麗珠帶動「禪意插花」工作坊,使用最簡單的藤蔓、樹枝或單花,營造出延伸優雅的禪意,學員們均互相鼓勵和欣賞彼此的創意花藝作品。翁許麗珠並帶領北雪梨佛光緣的茶行者進行「茶禪」工作坊,透過泡茶、奉茶、品茶等步驟,讓學員們意識到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點滴,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身心靈的清淨。 |
擅長水彩繪畫的社區知名藝術家Linda Brown教授「水彩繪畫工作坊」,引導學員們利用水彩技術,繪畫出創意的濃墨重彩和雲淡風輕的藝術作品,讓大家感受及領會到水彩繪畫的無限魅力。南天佛學院暨青年書院輔導法師妙哲法師帶領大眾抄經書法,感受在抄經過程中將心靜下來,專注於每一次的筆畫或字母,能拋去煩惱治癒心靈。 |
![]() |
![]() |
給人歡喜 感恩回饋
健康日吸引社區的很多西方人士參加,包括整個家庭、祖孫三代、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等,充份顯示出健康日的多元性、普遍性與包容性,與會大眾帶來諸多感動與回響。 |
Clive Diamond成為佛教徒將近20年,在過去10年沒有持續接觸佛法,參加健康日讓他重新認識成為佛教徒的初心徨信念,參加工作坊與法會,讓他了解日常生活的修持方向,深信佛陀的教導會為生活帶來正面和積極的影響,同時讓自己耳目一新,發願回家重新閱讀佛教書籍及修持。 |
Clive Diamond成為佛教徒將近20年,在過去10年沒有持續接觸佛法,參加健康日讓他重新認識成為佛教徒的初心徨信念,參加工作坊與法會,讓他了解日常生活的修持方向,深信佛陀的教導會為生活帶來正面和積極的影響,同時讓自己耳目一新,發願回家重新閱讀佛教書籍及修持。 |
來自尼泊爾的佛教徒Dambar Pakhrin,從2012年開始便持續蒞臨南天寺,他認為工作坊非常感動和不可思議,無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無論是什麼背景及言語均可以參加,因為工作坊對日常生活很有幫助,特別有助於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在南天寺可以找到人生的幸福和快樂。 |
社教修持       |
服務項目       |
澳紐道場       |
佛學教育       |
佛光社區       |
功德捐助       |
||
課程表 | 道場參訪 | 雪梨南天講堂 | 佛教經典 | 南天義工 | 光明燈 | ||
修道會 | 佛化婚禮 | 南雪梨佛光緣 | 佛教音像 | 佛光青年團 | 慈善捐款 | ||
周末禅修 | 會議服務 | 北雪梨佛光緣 | 佛学知識 | 雪梨佛光協會 | |||
一日禪修 | 塔位牌位 | 佛光山中天寺 | 在線抄經 | ||||
餐飲住宿 | 墨爾本佛光山 | ||||||
家庭普照 | 西澳道場 | ||||||
紐西蘭佛光山 | |||||||
Copyright©1995-2025 Fo Guang Shan Nan Tien Templ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天寺 www.nantien.org.au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61 (2) 4272 0600 地址:180 Berkeley Road, Berkeley, NSW 2506, Australia
郵箱:PO Box 1336,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