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家就可以獲得念佛的功德資糧 ~星雲大師
南天大學「社區實踐.智慧分享」系列對話 提升社區認識佛教智慧
佛光山南天大學舉辦線上「社區實踐(Community of Practices)」,旨在善用上線,凝聚和建立社區友誼,透過探討人間佛教的價值觀與智慧來陶冶思想、言語和行為,同時培養反思,以應對變化。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覺瑋法師,7月20日進行「社區實踐」第3周的「智慧分享」系列對話。 |
![]() |
「智慧分享」系列對話自7月6日開始,連續安排8周,希望提升社區對佛教「智慧」的認識,同時能夠將「智慧」切實、靈活應用在日常生活。覺瑋法師闡釋,創辦「智慧分享」系列對話的靈感,是源自一本有關智慧的百科全書中一文〈佛教中的智慧〉,而呈現形式則受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法真義》一書的啟發。覺瑋法師並參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妙光法師主持的《Buddha Light Tales》成功經驗的激勵,嘗試以故事帶動討論,希望將佛教的智慧回饋社區,更希望在社區推廣人間佛教的真善美,落實佛教本土化。 |
「智慧分享」系列對話環繞著佛教的核心教義,包括「智慧」、「四聖諦」、「苦諦」、「八正道」、「空性」、「菩薩的感動」等進行探討。覺瑋法師希望線上與會大眾能夠反思,在一個充斥著速度與無常變化的時代,智慧究竟是過時的理想,還是一場沉默的反叛?當明辨遇上分心,會發生什麼?目前人工智慧(AI)能瞬間從龐大資料庫生成精煉語言的世界,大家是否仍願投入這場需要艱苦修持的馬拉松? |
覺瑋法師為每項核心教義精心設計主題進行討論,如「智慧仍是必需品,或已淪為奢侈品?」「如果四聖諦不是要解決的問題,而是要覺察的模式,那會怎樣?」「我們是真的在受苦,還是不願意傾聽受苦的信息?」等。 |
第3周的「智慧分享」系列對話,特別以「苦諦」為討論主題,覺瑋法師說明,佛教核心教義「四聖諦」的第一諦是「苦諦」,人生必然是苦的,例如與不悅意者相處、與所愛分離、求不得和執著於一個被建構出來的、虛假的「我」、「我所」、「我見」等。苦是一位帶著關鍵訊息的訪客,其訊息由個人創傷與制度性糾結所塑造,需要以好奇心傾聽,以更深刻、更多關聯性的方式來面對苦,探討受苦的根源。 |
對話開放各小組針對主題進行討論,菲律賓人間佛教中心Maje Purino博士認為,「苦」是系統性及條件具足的,像星雲大師深知「苦」的因緣及條件,懷著慈悲與智慧,不會感嘆年老無力的苦,而是將精力和能力全心全意投注在教育,透過團隊合作,為社會培育更多英才的偉大事業。 |
覺瑋法師感謝大家在聊天室和總結討論中分享精彩的見解,成就每周的「社區實踐」一場又一場的心靈盛宴,促進在佛道上的精進修持。勉勵大家持續上線完成8場「智慧分享」系列對話。
報名登記「社區實踐.智慧分享」系列對話鏈接︰https://community.thebbep.org/2025-sunday-check-in/ |
社教修持       |
服務項目       |
澳紐道場       |
佛學教育       |
佛光社區       |
功德捐助       |
||
課程表 | 道場參訪 | 雪梨南天講堂 | 佛教經典 | 南天義工 | 光明燈 | ||
修道會 | 佛化婚禮 | 南雪梨佛光緣 | 佛教音像 | 佛光青年團 | 慈善捐款 | ||
周末禅修 | 會議服務 | 北雪梨佛光緣 | 佛学知識 | 雪梨佛光協會 | |||
一日禪修 | 塔位牌位 | 佛光山中天寺 | 在線抄經 | ||||
餐飲住宿 | 墨爾本佛光山 | ||||||
家庭普照 | 西澳道場 | ||||||
紐西蘭佛光山 | |||||||
Copyright©1995-2025 Fo Guang Shan Nan Tien Templ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天寺 www.nantien.org.au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61 (2) 4272 0600 地址:180 Berkeley Road, Berkeley, NSW 2506, Australia
郵箱:PO Box 1336,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