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大學社區藝術展開幕 一筆字映照藝術之光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主辦的「2025社區參與藝術計畫‧相應」藝術展,11月1日盛大揭幕。展覽匯聚32位Illawarra地區藝術家的68件精心之作,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4幅法語墨寶交相輝映,開啟佛法與藝術的深度對話。佛光山南天寺監院覺寧法師、南天大學董事妙友法師、臥龍崗市市長Clr. Tania Brown、副市長Linda Campbell,以及參展藝術家、諸位法師、員義工等90餘位貴賓共襄盛會。
 
圖片
 
妙友法師致詞,他首先向這片土地的原住民表達敬意,並感謝臥龍崗市政府與社區民眾的長期支持,讓南天寺得以在此深耕發展。提及因星雲大師在臥龍崗興建南天寺和南天大學的遠見卓識,成就今日殊勝因緣,使佛法智慧透過藝術創作在南半球綻放光芒。
 
圖片
 
Clr. Tania Brown肯定南天大學美術館的文化凝聚力,能夠集結32位創作者、呈現68件精采創作,充分彰顯其在地影響力。她幽默坦言自己書法有待提升,因此格外欽佩揮毫自如的藝術工作者。她強調「相應」主題意義深遠,每件創作都能與觀者的心靈、思惟和生命歷程產生獨特共鳴,豐富了臥龍崗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圖片
 
藝術家代表Steen致詞分享創作歷程,憶及少年時期初識佛教教義的因緣。他曾在社區廣播電台服務期間,首次聆聽星雲大師的開示,深受感動。身為面具創作者,體悟到面具不僅是遮蔽,也是靈魂的映照,能褪去世俗的偽裝,直指內心的真如本性。
 
圖片
 
開幕典禮的亮點時刻,主辦方特別設置聲控燈光裝置,排列出「RESONATE」字樣,呼應展覽主題。妙友法師、Clr. Tania Brown等貴賓帶領全場齊聲鼓掌歡呼,以聲波啟動燈飾,璀璨光芒瞬間綻放,為本次藝術展揭開序幕。
 
圖片
 
紡織藝術工作者Jennifer Idosaka從大師「和而不流」的法語中汲取創作養分,因長期習練太極,更深刻領悟在與他人和諧共處的同時,保持個人獨特性的重要。其以石頭包裹布料的雕塑形式,詮釋個體如何在獨立與和諧中取得平衡。緩慢而專注的縫製過程,對Jennifer而言是一種心靈修持。
 
圖片
 
退休英語教師Lilybeth Mayhew全心投入藝術創作,每年參與南天大學美術館的社區藝術計畫。其作品「透過鑰匙孔的共鳴」以鑰匙為主題,融入南天寺佛陀聖像及歷代佛像,表達「一日千載」的哲理,呈現時間的延續性與佛教藝術的傳承。她感恩南天寺為城市帶來的文化豐富性,讚歎寺院將創造力與靈性完美結合。
 
圖片
 
訪客Lidia Pascoe與友人來寺參訪,意外邂逅這場藝術盛宴。她讚歎畫作中散發的祥和氛圍與色彩搭配,認為南天寺匯聚不同背景的創作者,為社區帶來精采的多元性,而寺院的清淨空間更是舉辦藝術展覽的理想場所。
 
圖片
 
南天大學美術館主任有紀法師表示,此次展覽將大師墨寶與當代創作並陳,不僅讓佛法智慧與藝術創作相互啟發,更體現人間佛教融入本土、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宏願。透過藝術這座橋梁,佛教文化與澳洲社區建立更深層連結,為臥龍崗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展覽持續至2026年1月11日,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