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大學美術館「紙語之道」展覽 紙藝彰顯禪心之美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舉辦「紙語之道」(A Way With Words)藝術展,由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支持,自10月4日開幕以來,吸引數百名民眾前往觀展,於10月26日圓滿。

 
圖片
 

展出者藝術家Lee Bethel,來自新南威爾斯州Bundeena,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桂冠獎,此次以14件大型紙雕力作,在靜謐的展覽空間中,引領觀者探索紙藝與社會議題的深度對話。

 
圖片
 

為協助參觀者深入理解作品內涵,主辦方特別製作藝術家講解視頻,並提供二維碼供觀眾掃描觀看。透過科技與藝術的巧妙結合,讓每位參訪者都能聆聽創作者親自闡述理念,深化觀展體驗。

 
圖片
 

展覽作品涵蓋多元議題,從女性賦權到家庭和諧,皆以纖細的紙張為載體,傳遞強而有力的訊息。特別引人深思的〈Counting the Dead〉(計數逝者),以優雅銅版字體剪出2021至2022年間因家庭暴力喪生的女性姓名,每個名字都浸潤蜂蠟,使紙張立體呈現,迎接光明。作品如蕾絲桌布般懸掛,精緻的淡粉色紙鏈承載著沉重的現實,提醒世人關注社會議題,傳達哀悼與反思。

 
圖片
 

另一件矚目之作〈Julia's Tablecloth〉(茱莉亞的桌布),以澳洲前總理Julia Gillard於2012年國會發表的演說為靈感,透過精巧的剪紙技法,將該段歷史時刻化為永恆的藝術語言,彰顯女性在社會中的堅韌與力量。

 
圖片
 

Lee Bethel特別為南天寺創作的〈Wither〉(凋零),以蓮花的開合為主題,呼應佛教「花開見佛」的深意。Lee Bethel詮釋道:「蓮花如同所有植物,在自然循環中再生。枯萎凋零並非終結,而是另一種重生的美麗。」此作品將佛法中生滅無常的智慧,透過紙藝的形式娓娓道來。

 
圖片
 
其他作品如〈Glow〉展現日本和服圖案的光影變化;〈I am Woman〉則是女性賦權的普世象徵,每件作品都靜靜訴說著藝術家的內心感悟。
 
圖片
 

Lee Bethel坦言,初接南天大學美術館邀約時頗感意外,但隨著布展完成,她領悟到自己緩慢、恆定、重複的創作過程,與佛門禪修的寧靜祥和不謀而合。「我試圖創作安靜且富有沉思性的作品,這種平靜的創作方式,恰與此地的氛圍相應。」

 
圖片
 

展覽期間,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參訪。退休高中藝術教師、執業藝術家Karen Heffernan對Lee Bethel的創作理念深有共鳴。Karen分享道,她在自己的創作中也常使用紙張,透過繪製精細的線條達到心靈的平靜。她特別讚賞Lee的摺疊技法:「透過簡單重複的動作投射出的光影,展現極簡卻又極美的藝術力量。」

 

南天寺駐寺作家計畫成員Caz Goodwin、Jess Racklyeft與Rachel Gregg也從展覽中獲得豐沛的創作養分。她們表示,這些作品的靈感雖源自探索記憶、女性主義及社群等多元議題,卻以如此溫柔優美的形式呈現,體現藝術撫慰心靈的力量。

 

南天大學美術館作為文化藝術交流的平台,期許未來能持續舉辦更多展覽,透過藝術與佛法的對話,為澳洲多元文化社會注入慈悲與智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