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論壇 弘法無國界 創新與傳承

國際佛光會2018大洋洲聯誼會暨南天橋落成典禮系列活動,728日晚間在佛光山南天寺舉辦星雲大師全集論壇。主持人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楊史邦擔任,邀請佛光山海外督監院院長滿謙法師、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星雲大師全集主編蔡孟樺與談,分享成就大師全集的好因好緣,與佛教弘法創新與傳承。逾600位來自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各地、中國大陸與中華總會等佛光人齊聚一堂,感受大師落實人間佛教的慈心悲願,見證千載難逢的偉大傳奇。

 
圖片
 
好因好緣 空無為樂
 

世間上,稀有難得的珍寶,不是黃金、鑽石,而是「好因好緣」。蔡孟樺分享,大師日前在佛光山短期出家修道會中所說,對於身邊的有緣人,要好好地珍惜,建立好因緣,愛惜彼此的生命。對別人好,必定有更好的未來。蔡主編導讀「星雲大師全集」,分本門(教法根源)及跡門(應跡教化)等二門12大類。〈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是教法根源,可作為人間佛教的「體」。之後10類,可歸類為「應跡教化」,亦可作為人間佛教的「相」、「用」。

 
圖片
 

從無到有,看到大師精心製作生命智慧的結晶,與生命、時間所累積的成果。蔡孟樺表示「文如其人」,大師什麼都沒有,卻擁有一切。透過親自體證所寫下的書籍,含括時間、空間與人間。即便高齡92歲,仍可以寧靜、安詳、自在與歡喜。她說,貫穿整部全集的中心思想,就是「人間佛教」。見法如見佛,佛在哪裡?佛在信仰,在佛國境界裡。

 
傳統佛教 現代實踐
 

開場便讓聽眾歡聲雷動,妙熙法師以具有媒體魂的出家人,對於創造歷史的新聞事件,並具有時代歷史發生意義,就能得到收穫與感動。法師運用「傳統佛教,現代實踐」八個字總結,定義具備的時代意義與重要意涵。更進一步以「承接2500年前,佛陀本懷思想,運用現代方法,實踐人間佛教」四句話詮釋,分別以四種不同角度說明。在時間角度而言,可稱為是佛教近百年斷代史;人物方面,可謂是佛教人物百科全書;地點涵蓋全球,也是人間佛教弘法地圖;更是人間佛教的實用寶典。

 
圖片
 

大師以自我實踐,本著弘法無國界,以「人性」為本,體現與推動人間佛教。運用文化、教育、慈善與共修等實用寶典,推廣人間佛教的真善美。妙熙法師介紹大師一生弘法無國界,雖然各地展現方法不同,但本質不變,讓全世界各種不同族群都能夠親近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魅力何在?妙熙法師分別以:帶動佛教發展、佛教成為文化、名人來往廣泛、生平經歷正向及思想見解獨到等五個部分說明媒體報導大師的新聞都是正面的、好的。如1991921大地震時,大師發表:「活著就有希望,生存就是希望。」對於佛教徒最敏感的政治觀,大師提出「問政不干治」。2015年更以趙無任為筆名,發表70篇對台灣政治社會的深度思想,都獲得廣大回響。

 
圖片
 
承先啟後 自在修行
 

只要有心每天看一篇,總有一天可以看完大師全集共365套書籍。滿謙法師提及,除了「時間、空間與人間」之外,更要能夠意境提升至「生命、生活與生存」。大師一生實踐與見證,全集為大師口述歷史,紀錄所有一切弘法過程,可稱為人間佛教的聖典,現代版的大藏經,樹立當代人間佛教發展史與開展史。

凡一切法都是佛法,大師來台弘法,創新思考了許多符合信眾需求的方法。滿謙法師介紹全集經義類包括:經典、佛法真義、佛教管理學及佛經表解等四大部份。說明大師講經、說法、寫文章原則是「讓人懂,讓人受用」。法師表示,「人間佛教」不是哪一個人的,是佛祖的,是大家的。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圖片
 

主持人楊史邦最後套用高希均教授的一段話,大師是宗教的改革家,大師的成就不限於宗教,他的影響更不限於台灣。大師的貢獻早已跨越宗教、超越台灣、飛越時空。他是屬於海內外華人所有、全球人所有,期許一起追隨大師弘揚佛法,讓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