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樂之聲 悟在其中

寺院生活,即使處於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仍是保有平凡生活的樸實。本週末9 日,南天寺舉行「二日禪修課程」,吸引將近60位參與者前來體會在寺院禪修,享受晨鐘暮鼓的寧靜氣氛。

圖片
圖說:義工Michael為大家簡介

對於大部分皆為第一次體驗寺廟生活的大家,先由義工Michael與知理法師接續為大家簡介南天寺與佛教法器,並說明每一種法器與聲響的典故。「鐘板」,懸掛於維那香桌上方,鐘上板下,是禪堂大板香起香、掛二板講開示或吃茶、止靜及揚板所用;「催板」,靠近鐘板,掛在牆上的一塊較小的板,為跑香中站板及講開示後催促再次跑香之用;「木魚」,放置於維那香桌上,為起香、抽解、小香止靜、開靜之用;「叫香」,以兩片長方形木塊互擊出聲,為集眾進堂、跑香中催香、抽解小淨後警示進堂坐香,及開靜後維那示意下坐之用;「引磬」,如碗狀的小鐘,以小鐵枹擊之,為大板香起香、揚板與鐘板三結三交及開靜、問訊出堂之用。

圖片
圖說:以「禪」與世人結緣

全場參加者仔細聆聽Michael對於每一種法器的用途的介紹,皆露出相當不可思議的神情,展開為期兩天的新體驗。

圖片
圖說:導覽員Bob透過仔細的佛學介紹,幫助學員們進一步感受多元文化

午後,由知理法師帶領大家體驗戶外跑香,在南天寺後山,沿路伴隨著繽紛的花草樹木,加上專注於調節呼吸與腳步,讓身心真實放鬆,享受與大自然共舞的舒暢,帶來心境的法喜。

圖片
圖說:戶外跑香,身心真實放鬆

導覽員Bob也在大雄寶殿與會堂中,透過仔細的佛學介紹,幫助學員們進一步感受多元文化,在彼此心中種下善因,與菩薩結緣。

二日行程,透過相當豐富的佛學課程與禪修體驗,除了讓人更認識佛學藝術文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禪」與世人結緣,進入平靜沉澱的寧靜中,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