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滿南天 「禪‧藝‧塑」雕塑展

圖片
 
南天寺及南天大學首次共同舉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南天大學美術館承辦的「禪‧藝‧塑」雕塑展暨「南天雕塑獎」於12月25日正式開展。南天寺、南天大學及南天橋瞬間成了一個藝術園地。
 
圖片
 
南天大學美術館館長滿可法師表示,首次舉辦這類大展,由於很多地方的藝術展都因為疫情取消了。南天寺、南天大學地方大,可以提供場地,再由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讓藝術家們在這個艱難的時候依然可以展現作品,也讓大眾能過一個愉快的耶誕節及新年,凝聚人心。秉持星雲大師「要能皆大歡喜,給人服務、給人利行,才是做人之道、行佛之要。」的精神,透過藝術與社區互動。
 
圖片
 
「南天雕塑獎」評審工作於12月23日進行,邀請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新威爾斯美術館亞洲藝術館榮譽策展人 Jackie Menzies及滿可法師擔任評審委員。John表示,參賽作品都具有相當水平,要從中挑選一件佳作很不容易,最後經三位評審一起討論後才得以挑選出他們心中的第一名。並提到,在寺裡走著看雕塑很舒服,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圖片
 
2020年「南天雕塑獎」得主Michael Purdy說:最新創作 Precarious是現代建築坐於即將斷裂的傳統羅馬柱上,代表在這文明的社會裡,人們為追求名利,忽略了自己一直在傷害這個地球。此次的嘉獎歸夫妻檔 Ulan Murray 及 Rachel Burns,參獎作品 Cascading Sacred Fig 呈現一顆用耐候鋼做成的帶有維繫複雜樹根的無花果樹。此作品表達的是一個樹與樹根間的平衡以及環境中巨大與維繫的調解。
 
圖片
 
圖片
 
年僅9歲的Sophie Flood 是「南天雕塑獎」兒童組得主。Sophie喜歡跟著藝術家奶奶 Christina Castlereagh 到南天大學美術館。獲知有此雕塑展便興奮的跟奶奶說要參加,而且在短短兩個星期內獨自完成一隻比自己還高的「浮木鹿」。從創作中建立極大信心,但願能繼續努力創作。「南天雕塑獎」兒童組嘉獎得主是國際佛光會雪梨佛光童軍團 Chatswood ,用回收的塑膠袋及瓶子製作的 Glowing Jellyfish。當風吹起時,這些水母便隨著風飄起來,由塑膠袋做成的身體也嘩嘩悉悉的響起。晚上,水母也會一閃一閃的亮起。評審們覺得這作品具備了視覺及聽覺效果,非常創意。
 
圖片
 
參加此次展覽的鑲嵌藝術家 Christopher Diaz 說,第一次從雪梨來到南天寺,深受優美的環境攝受。參加過無數的雕塑展,覺得南天寺是擺放自己作品最佳的地方。Christopher也說到,展覽結束後,很願意將作品繼續留在南天寺供大眾欣賞。另外,Susan McAlister的 The Custodian含義甚深,提醒人們監護人的重要性;父母是下一代的監護人,人類是地球的監護人,應該視地球如同孩子般愛護、保護他。
 
圖片
 
圖片
 

佛光會雪梨協會西區會員張慧霞帶領著西區佛光會員一起創作了20個精美可愛的盆栽娃娃。他提到,大家在做雕塑品時心裡充滿了歡喜,邊做邊笑,而且大家都覺得此活動非常有意義,除了啟發各自的創意才能也同時推廣環保。他承諾接下來還要繼續做、繼續給人歡喜。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