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講座 探索台灣佛教新出路與推動兩岸佛教交流

佛光山南天寺主辦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大洋洲系列線上專題講座,9月6日邀請《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執行編輯如地法師與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書記如介法師,分別探討佛光山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和探索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出路及方向。
 
圖片
 
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偕同雪梨、布里斯本、西澳、墨爾本、紐西蘭、台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逾200位佛光人、員義工和護法信徒參與,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覺舫法師主持講座。
 
圖片
 
「兩岸同根同源,是同體共生。」如地法師以第八章「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強調大師主張以「五和」理念,作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導;並倡導平等尊重,期望兩岸領導人發揮仁王愛民精神,攜手開拓兩岸和平之路。
 
大師推動兩岸交流的具體實踐,包括編纂《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與《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推動兩岸學術合作,促進兩岸佛教梵唄交流,創設揚州講壇,「一筆字」在大陸各省十個城市的巡迴展及文物跨海展出等。
 
兩岸交流的里程碑更為注目,如1989年的大陸弘法探親團、2002年恭迎佛指舍利來台、2015年的北齊佛首金身合璧等,奠定日後兩岸互相往來更為容易的基石。
 
大師以人間佛教為載體,將全球華裔移民凝聚在一起,積極推動中華文化,一起共修,一起讀書會交流心得,增強大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兩岸和平交流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如地法師總結,大師通過弘揚人間佛教,推動兩岸在文化、教育、學術、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以佛教的慈悲與智慧為引導,為兩岸和平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如介法師以第九章「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出路和方向」,引用很多珍貴的歷史舊照片,分享康熙年間 (1661-1682) 台灣的佛教現象、日據時代台灣佛教主要派系及當時台灣佛教復興困難的原因。
 
大師對佛教的積極應對與變革探索,包括在《覺生》月刊、《菩提樹》雜誌、《覺世》旬刊發表文章,主動為佛教爭取權益,捍衛佛教形象,積極發聲,全力護教。
 
大師認為,在家信眾對台灣佛教改革發展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他們將弘揚佛法視為己任,支持寺廟建設、參與佛教文化、教育、慈善等各項弘法工作,除提供物質資源的支持,更將佛教教義融入日常生活實踐。
 
如介法師進一步分享,大師以《大藏經》進行「寧靜革命」,改變台灣佛教。歷經艱辛,1955年在僧信合力下,大師發起「宣傳影印大藏經運動」,從宜蘭出發,40天內共預約200多部。期間以講演、幻燈、歌唱、座談為主,發動信徒一起來參與。
 
目前《佛光大藏經》已「數位化」,只要打開電腦,就能進入佛法的寶庫。《佛光大藏經》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認可,提升佛教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佛教不只是台灣的佛教、中華的佛教,而是走向世界、屬於全人類的智慧資源。
 
此次講座圓滿為期2個月共10場的《傳燈錄》系列線上講座,從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的現代化與國際化、四大宗旨與修行法門及僧信二眾弘法利生,讓大洋洲佛光人更能夠深入淺出了解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弘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