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家就可以獲得念佛的功德資糧 ~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 聚焦包容與多元文化共生之道
| 10月14日,由佛光山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的「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HB SIG)舉行今年度第三次線上會議,為人間佛教英語系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台。20位與會者來自澳洲各地、紐西蘭、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其中包括南天大學健康與社會福祉課程主任Nadine Levy博士與佛學講師Elizabeth McDougal博士。 |
![]() |
| 本次會議安排兩場具啟發性的學術發表,展現當代澳洲佛教實踐與思想的多樣面貌。首先,Dr Roy Sneddon發表其博士論文《澳洲上座部比丘尼》(Onya Nun! Theravāda Bhikkhunīs in Australia),分享其於西澳、維多利亞州、南澳及新南威爾州等地進行的田野研究成果;透過採訪僧信二眾,讓當地比丘尼面對的困境、挑戰、弘法上的努力受正視。 |
![]() |
| 受訪者指出,因澳洲南傳比丘尼僧團傳承歷時未久,加上地理遼闊、寺院分散,修行與弘法皆面臨挑戰;精進自修的同時,還需服務中、西兩種文化背景的信眾,回應不同的弘法需求。在家眾則表示,要接引新世代、讓佛教在澳洲繼續傳承,塑造平等包容的現代佛教,是當前不可忽略的關鍵課題。 |
![]() |
| Sneddon博士說明,其研究方法受到澳洲原住民「Yarning」訪談模式啟發,以信任與傾聽為核心,讓受訪者引導研究方向。訪談中了解到,澳洲的比丘尼雖面臨各種挑戰,卻仍異口同聲地表示:「澳洲是比丘尼修行的好地方。」 |
| 第二場發表由南天大學計畫推廣專員Joseph Frawley主講《擁抱矛盾:以中觀哲學重新詮釋多元文化論述》(Holding Paradox: A Madhyamika Reorientation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他從歐洲多元文化研究切入,指出當代社會在身分認同、社會凝聚與治理等議題上存在許多「一解一結」的矛盾現象。Frawley專員運用佛教「中道」、「緣起」與「空性」思想,提出「擁抱矛盾而非急於解決」的新視角,啟發與會者思考佛法如何為多元社會「共生與共榮」提供更深層的智慧。 |
|
透過這類跨領域交流,「人間佛教特別興趣群」持續促進學術探究與生活實踐的連結,希望籍此深化人間佛教的研究與應用。興趣群為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之項目,長期歡迎各界學者、學生與修行者參與。相關議題等,歡迎瀏覽https://www.nantien.edu.au/about-us/humanistic-buddhism-centre/research/... |
社教修持       |
服務項目       |
澳紐道場       |
佛學教育       |
佛光社區       |
功德捐助       |
||
| 課程表 | 道場參訪 | 雪梨南天講堂 | 佛教經典 | 南天義工 | 光明燈 | ||
| 修道會 | 佛化婚禮 | 南雪梨佛光緣 | 佛教音像 | 佛光青年團 | 慈善捐款 | ||
| 周末禅修 | 會議服務 | 北雪梨佛光緣 | 佛学知識 | 雪梨佛光協會 | |||
| 一日禪修 | 塔位牌位 | 佛光山中天寺 | 在線抄經 | ||||
| 餐飲住宿 | 墨爾本佛光山 | ||||||
| 家庭普照 | 西澳道場 | ||||||
| 紐西蘭佛光山 | |||||||
Copyright©1995-2025 Fo Guang Shan Nan Tien Temple,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版權所有:南天寺 www.nantien.org.au     E-mail: [email protected]
電話:+61 (2) 4272 0600 地址:180 Berkeley Road, Berkeley, NSW 2506, Australia
郵箱:PO Box 1336,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