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大學社區實踐邁進250週里程碑 展現星雲大師「給」的精神

澳洲南天大學周日線上社區實踐(Community of Practice,簡稱CoP),10月26日迎來第5周年250週里程碑,亦是8周「智慧分享」系列對話的圓滿對話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南亞主任、臥龍崗大學名譽教授暨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顧問Emeritus Professor Stephen Hill、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UTS大學副教授Dr. Chris Zaslawski、菲律賓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執行長Cecile Manikan、南天大學客座教授兼澳洲跨文化領導教練Meg Hart、主持人Ina Denton等逾40人線上與線下一起參加。
 
圖片
 
「社區實踐」於2020年新冠疫情高峰期創立,最初是一個為時30分鐘、開放給所有人參加的每週線上修行活動,旨在凝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建立社區友誼,透過探討人間佛教的價值觀與智慧來陶冶思想、言語和行為,同時培養反思,以應對變化。
 
圖片
 
在Chris Zaslawski與Liam Carver帶來溫馨感人的音樂省思後,來自美國的Ina Denton主持「智慧分享」最後一場系列,以主題「慶祝-所給的禮、所受的禮」對話,闡釋4種不同形式的禮物,包括物質的供養、情感的陪伴、法的分享,以及願意接受的禮;Ina Denton結識跨越洲際、世代與文化的新朋友,讓她能以全新的理解方式分享佛法;並邀請大家思考在過去5年中所獲得的「禮物」,反思如何將這些禮物帶回去,在社區中延續光亮。
 
圖片
 
歷年來的主持人、協助者及幕後團隊均紛紛分享,Stephen Hill讚嘆「社區實踐」是一個以人文價值為基礎、能夠跨越差異傾聽彼此的獨特團體。Cecile Manikan表示,「社區實踐」已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描述在生命中持續的學習與實踐循環—給予與接受佛法的過程。
 
圖片
 
Meg Hart表示每週的「社區實踐」讓她在朋友們真誠與坦然的陪伴下,獲得了修行的力量,並讓「僧團」的概念變得真實可感。Liam Carver藉由參加「社區實踐」感受到歸屬,希望也能在工作中營造相同的氛圍。
 
其他上線者亦踴躍發表意見,包括臨床心理學博士Dr.Ashley Van Houten感到非常榮幸能成為「人間佛教」大家庭的一份子,並讚嘆星雲大師將佛教帶入社區,在這個世界正在改變的時代,帶給世界的珍貴禮物,讓大家理解生命中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Nilanka在過去5年正值個人的困難時期,「社區實踐」給予她力量、新的觀點與支持,讓她繼續向前。Jill回憶在螢幕上看到Nilanka與她年幼的兒子,就帶給她莫大的喜悅,至今仍不時浮現心頭,帶來同樣的歡欣。
 
Lisa Ranjitkar是南天大學應用佛學碩士的學生,亦是剛參加「社區實踐」,感受到大家的熱情接納,並立願要成為「一盞小燈」,將「社區實踐」的光明帶回她自己的社區。
 
「社區實踐」創辦人覺瑋法師特別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領導與啟發,讚歎大師一生以弘法利生為己任,展現了「給予」的究竟精神。覺瑋法師指出,在當今競爭激烈、以利益為導向的社會中,「社區實踐」展現了另一種以慈悲與關懷為基礎的「人本經濟」與生活方式。法師感恩過去5年來所有的主持人、協助者、幕後團隊以及每一位社群成員的貢獻、慷慨與創意。
 
這些充滿喜悅的分享,正好印證系列以主題「慶祝-所給的禮、所受的禮」的精神。雖然「社區實踐」在5年來從未交換過任何實質的禮物,但情感的陪伴、法的傳遞,以及彼此給予與接受的心意,其價值無可估量。